|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 無圖版
  •  
    行業(yè)頻道
    高級搜索 標王直達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發(fā)布信息
    發(fā)布信息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倫敦銅價 | 紐約銅價 | 北京銅價 | 浙江銅價 | 江蘇銅價 | 江西銅價 | 山東銅價 | 山西銅價 | 福建銅價 | 安徽銅價 | 四川銅價 | 天津銅價 | 云南銅價 | 重慶銅價 | 其它省市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綜合新聞 » 正文

    圓明園學會專家稱7石柱應歸還原址 質疑黃怒波炒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0-02-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銅之家訊:中新網2月13日電(上官云) 據多家媒體消息,在商人黃怒波的協(xié)助下,流散于海外100多年的7根圓明園石柱預計將于今年9月回國,屆時

    中新網2月13日電(上官云) 據多家媒體消息,在商人黃怒波的協(xié)助下,流散于海外100多年的7根圓明園石柱預計將于今年9月回國,屆時入藏北京大學博物館。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隨即提出質疑,認為這七件文物回歸圓明園原址更合適;并質疑黃怒波炒作,“在KODE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中僅選擇七件價值不高的石柱,是利用圓明園在國人心目中地位做文章?!?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質疑入藏地:七件文物回歸圓明園更合適

    據北京日報消息,2013年,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在KODE博物館意外地發(fā)現(xiàn)流落于此的7根圓明園石柱,后得知博物館急缺捐款,主動提出捐款給該博物館,同時要求歸還7根石柱。館方經慎重商議后同意此項合作,這筆1000萬挪威克朗(約合160萬美元)的捐款將用于修繕館內中國藝術藏品展位。黃怒波與該博物館于12月簽訂協(xié)議。預計今年9月,這7件圓明園文物回歸后將入藏北京大學,通過其校內博物館向公眾免費展示。

    黃怒波表示,北大是他的母校,亦曾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將這七根石柱放在北大博物館收藏,教育意義最大??梢宰屗麄兘邮軔蹏髁x教育,知道究竟有怎樣屈辱的歷史,珍惜當下的生活。

    北京大學發(fā)言人也稱之為有意義的好事,這批海外民間藏品能在博物館得到專業(yè)性維護,不僅有利于文物保護,也有利于傳承悠久的中華文化。

    但劉陽對此表示了不同觀點。他認為,七件歷盡滄桑的圓明園西洋樓石刻若能回到圓明園原址,對人民的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更大,因為“沒有多少人參觀大學是為了看石刻文物”。同時據劉陽說,放在北京大學里的已知的圓明園文物大部分都沒有提示牌明示此物原址。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境和氣氛很重要。在這方面,北大并非最適合收藏七件石柱的單位。如果將這些文物放到現(xiàn)在的圓明園,眾人參觀完滄桑的西洋樓,再看到這歷經劫難的石柱,愛國教育的效果會非常好。”劉陽稱。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之為“回家”,劉陽對此也提出質疑,認為文物未回到圓明園,不能稱之為“回家”,只是換了個收藏者。

    質疑黃怒波炒作:利用圓明園在國人心目中地位做文章

    關于自己的這次舉動,黃怒波早前曾表示,因為這些柱子代表了民族苦難的歷史,作為中國人都不能忘卻,他此次促成七件文物歸國是企業(yè)家對國家和民族的一種回報。

    劉陽卻對此提出質疑。他表示自己此前曾專注研究圓明園流散文物多年,并一直關注KODE博物館。挪威博物館KODE有2000多件中國文物,為何只要回這七件柱子?因為只有這七件能確定是圓明園之物,而圓明園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又非同一般;另外,這七件石柱不太值錢,較容易達成“協(xié)議”;并且,預計文物9月歸國卻在2月便曝出消息。因此,劉陽質疑黃怒波此舉為炒作,核心是利用圓明園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做文章。

    同時劉陽指出,即將入藏北大的這7件物品本身有重要文物價值,但不算稀有文物。它們分別來自圓明園內的養(yǎng)雀籠、海晏堂等地。作為圓明園內西洋樓的建筑構件,石柱主要用作扶手,同時起裝飾作用,在當時曾生產不少,“現(xiàn)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還有很多一模一樣的石柱?!?/p>

    呼吁“原址保護”:文物回流的最終目的

    經歷了八國聯(lián)軍入侵等動蕩時期,圓明園流散在外的文物非常多。一些流散文物在回歸祖國后,入藏地卻多非圓明園。曾有解釋是,圓明園遺址暫不具備符合文物保存的庫房。劉陽表示,北大并非專門收藏文物的機構。捐贈給何處是捐贈者個人意愿,應當尊重。但這種文物保護模式不值得提倡。

    “這些文物不回到圓明園,只能是國際流散文物變成國內流散文物,依然是流失在圓明園外。”劉陽直言。

    劉陽表示,圓明園歷史只有一次流散文物真正意義的“回家”,即“大水法石魚”,原來散落民間,后來曾做過巡展,給觀眾的震撼非常大。

    “現(xiàn)在圓明園博物館已經具備收藏條件,雖可能仍不如北大,但不至太差。如果文物能回到圓明園,可配合當時被毀壞的佛頭、琉璃瓦等文物一起巡展,在教育方面的效果絕非以北大身份做巡展可比?!眲⒀蟊硎?。

    最后,劉陽呼吁讓流散文物回到圓明園,原址保護是文物回流的最終目的。“只有回到文物最初的地方,文物才能真正恢復原貌,發(fā)揮最大的教育和實際意義?!?/p>

    背景:石柱歷經滄桑 曾被挪威軍官購得

    據悉,挪威的KODE博物館收藏約2500件中國藝術品,其中就包括來自圓明園的7根漢白玉石柱。這些藏品由挪威人蒙特捐出。他曾是一名騎兵軍官,1886年前往中國,供職于中國海關,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曾為中方作戰(zhàn),還被后來成為民國總統(tǒng)的袁世凱任命為副都統(tǒng)。在中國定居期間,他收集了大量雕像、陶器以及石構件等物品。1907年至1935年間,他將這些藏品捐獻給KODE博物館。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
     
     
           
    購物車(0)    站內信(0)